【今生故事区】
孙耀威:有请原武警黄金第二支队、现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彪!
话题一:找金十分困难,文物愈显珍贵
张国立:欢迎!今天咱们要跟紧杨老师,这可是能找到黄金的人!先问问您,作为现实版“黄金矿工”,您对马蹄金熟悉吗?
杨 彪:马蹄金我熟,但熟的不是咱文物这个马蹄金。我们这个行业也有一种马蹄金,巧了,也是一种祥瑞。指的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从山石里开采出来像马蹄那么大块的金子。
孙耀威:那您找到过马蹄金吗?
杨 彪:真是听说过没见过啊,马蹄那么大的金子,对我们来说基本是百年一遇,要不怎么说是祥瑞呢。要是能找到它,我能吹一辈子。
张国立:没关系,您这个行当里的祥瑞没见过,但您见到了刘贺的祥瑞,看完有什么感受?
杨 彪:他那祥瑞也太多了,进去真的被震撼到了。刘贺墓中出土的黄金总重有115公斤,有48块马蹄金,25块麟趾金,20块金版和385块金饼。一进展厅真的明晃晃地全是黄金,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黄金啊。
张国立:您怎么会没见过这么多黄金?您不就是找黄金的吗?
杨 彪:唉,我这个工作还真见不着黄金,因为我们找的是含有黄金的石头,也叫“岩金矿石”。在石头里找黄金不是大家想象中开玉一样,切开石头就一大块玉。岩金本身含金量是极少的,现在1吨矿石样品中如果能提炼2.2克以上的金,就可以证明这里是有开采价值的金矿。
张国立:一吨提炼2.2克就叫金矿啦?
杨 彪:是啊,那2.2克金能有多少呢?我这里有一个节目组特意准备的道具,它的重量就是2.2g。
杨 彪:大家看,这是《国家宝藏》定制的“迷你版马蹄金”。
孙耀威:按照杨老师刚才说的比例,提炼小小的一个它就需要1吨的矿石。那么咱们的文物一块马蹄金是250g,那就是需要……
杨 彪:需要100多吨的金矿石才能炼出一块来。
孙耀威:天哪,这么费劲啊。
杨 彪:没错,我们现在岩石里找金已经这么困难了,但汉代找金比现在还要难上加难。因为提炼岩金的工艺很复杂,汉代技术水平有限,所以当时人们更多的是在泥沙里淘金粒,海昏侯的这400多件金器,就是汉代的地质找矿人们淘遍山川大河,用一颗颗金沙铸成的。
张国立:太不容易了,让我想起刘禹锡有一句诗,叫“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那刘贺一个被废之人,上哪淘出那么多金子铸造酎金呢?
杨 彪:我觉得刘贺在江西能铸造这批酎金,和汉代的江西盛产黄金有关,汉代史书里记载的重要的黄金产地,豫章、浔阳、鄱阳等都在江西。
孙耀威:这还真是人各有福,虽然刘贺一个山东人被封到了千里之外的江西,但却在这里找到了巨大的财富。
话题二:古代的找矿方法
张国立:确实,不过就算江西多黄金,那他都是怎么发现的呢?
孙耀威:大家快掏出小本本!杨老师终于要教点真活儿了!
杨 彪:首先提醒大家,对黄金的私挖乱采是严重违法行为!以下内容大家以理论学习为主,切勿实践。
张国立:如果偶然发现,记得上交国家。
杨 彪:古人通过实践总结了非常丰富的找金方法,哪怕是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也还是比较靠谱的。
孙耀威:那肯定得靠谱,要不然这好几百公斤黄金古人是怎么找的呢。
杨 彪:没错。第一种方法是根据矿物伴生关系找金矿。比如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找矿指南 ——战国时期的《管子·地数篇》,著名地质学专家夏湘蓉老师等把它们归纳成管子六条,大家请看。
张国立:我看到了,第四句山上有丹砂,其下有黄金。
杨 彪:是的,当时的人们总能从红色的山上挖出黄金,就总结出了丹砂与黄金常常相伴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黄金是在中低温度下成矿,所以常常和低温元素伴生。丹砂,也就是硫化汞。汞就是一种低温成矿元素。
孙耀威:那今天还能通过丹砂找金矿吗?
杨 彪:这个方法有一些小小的局限,因为不是什么地方都有丹砂,我工作的矿区就没有。但今天更常见的,和黄金伴生的矿物是黄铁矿,我今天也带了一块过来。
张国立:杨老师给咱们带黄金啦!快请上来!
张国立:这些都是黄金吗?
杨 彪:不不。这些就是黄铁矿,黄铁矿也叫愚人金,看着很像黄金,但是不是黄金,不过里面藏着黄金。
张国立:说绕口令呢。那黄金在哪呢?
杨 彪:这里面有一粒在岩金里已经算很大了的黄金,两位老师可以比赛找一找。
张国立:不行啊,我这快找瞎了,在哪呢?
孙耀威:这么大一块石头有这么一丁点黄金,这就叫金矿了?天啊,你们这活可真是不好干。
张国立:这个和矿物伴生,我这个眼神肯定是干不了了,有没有对我这年纪友好一点的方法?
杨 彪:那我就要给您介绍第二种找金方法了,是通过植物伴生关系,因为有的植物吸收了土壤里过量的金元素而长得特别繁茂。南北朝的地学专著——《地镜图》,它就提到把地下的矿藏和地表的植物联系起来,大家请看。
杨 彪:山上有薤,其下有金。这个薤就是大家现在吃的藠头。古人在一片藠头生长密集的区域找到了黄金,就总结出了薤和黄金伴生的规律。
张国立:那现在还能通过藠头找黄金吗?
杨 彪:这个方法也有一些小小的局限,因为植物茂盛的可能性很多,也许藠头在这儿是因为土壤里的金元素生长茂密,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因为经常下雨而生长茂密,所以偶然性很高,地域局限性也很强,在这好使在那不一定好使,我们到现在也没找到《地镜图》说的是什么地方。不过我们今天也还是有找到其他的金矿伴生植物,大家看。
杨 彪:这个花叫石竹,野外的石竹生长比较分散,而在山东胶东,金矿上石竹却是连片生长。如果把正在花期的石竹洗干净,晒干,烧成灰以后就可以测得灰中含有黄金。所以在胶东,石竹就可以作为发现黄金的线索。
孙耀威:大家快记住这样的小紫花呀,以后去山东的时候记得随处找找这种小花。
张国立:看来找黄金还真不容易,什么方法都有局限,那古人还有别的找金方法吗?
杨 彪:还有一种有趣的方法,古人还能通过动物找水里的沙金,比如鹅鸭找金。
孙耀威:训练鸭鹅去找金?
杨 彪:不不,大家看。
张国立:收屎淘之?这是怎么个意思?
杨 彪:因为有些河水里也有黄金嘛,古人就让鸭鹅喝里面的水,金粒就会伴随着泥沙被它喝进肚子,久而久之就会沉淀在胃里最后排泄出来,就可以从粪便中把黄金收集起来。
孙耀威:咦!人们真的是想找黄金都想疯了啊。
话题三:黄金的性质用途
张国立:真的,你看古人找点黄金多不容易,巡山访川,用眼睛看、用锤子敲。那科技发展到现在了,咱们今天用什么方法找黄金呢?
杨 彪:今天还是巡山访川,用眼睛看、用锤子敲。
孙耀威: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样?
杨 彪:是的。因为黄金太特殊了,今天地质工作者可以利用不同金属的性质,通过各种高科技的方式寻找金属矿,比如铁有磁性,能被磁力仪测出来;铅的密度大很重,能被重力仪测出来;铜导电,能被电法仪测出来。而黄金也导电,那为什么电法仪找黄金就不行呢?二位老师猜猜?
孙耀威:因为含量太少了?
杨、彪:对!像铁和铝些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是百分之五左右,但是黄金在地壳中的含量是亿分之一。矿石的含金量太少了,电信号通过金矿和穿过石头没有区别,所以没有办法,只能一座山一座山地爬,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翻。
张国立:真是不容易,这都得落下病根吧?
杨 彪:是的,工作久了对大家的身体都有影响。普通人的膝盖韧带是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的,而长期在野外工作的地质人的膝盖核磁一照都是模糊的,韧带就像几根绳耷拉着!
张国立:唉呦,听着真是心疼,你看大家爱黄金因为它稀有,但也正是这份稀有给你们的工作造成了这么大的困难。
杨 彪:国立老师理解万岁。黄金之所以这么稀有,就因为它来自于宇宙,地球不能产生,也不能合成。数十亿年前,宇宙里超新星爆炸,还有中子星碰撞,迸发出了金元素。它们飘过了数亿光年才来到了地球上。又因为金是重元素,在地球上不断沉积,九成的金都存在地核中,只有少量的黄金随着火山喷发被带到地表。
张国立:原来黄金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怪不得黄金自古以来都会被当作一般等价物。要是用别的金属,大家今天合成一块,明天合成一块,那不是乱了套了。
杨 彪:没错。如果人类想再要一万吨的钻石,那压缩足够多的铅笔芯就行。但如果想再要一万吨的黄金,要么就挖穿地球,要么就拉着两个中子星对撞,反正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是不行。而且黄金不仅仅能当货币,大家看马蹄金、麟趾金上的这一圈花丝工艺。
杨 彪:这里最细的丝只有几毫米,要用微距相机才能拍到。这就是基于黄金的另一个特性,那就是延展性,两块马蹄金压成金箔就能铺满一个足球场,拉成丝就能绕地球一整圈。
孙耀威:所以黄金自古以来被用作装饰品,不仅仅是因为看着贵气,还因为可塑性高。我们海昏侯的墓里就是,不仅有成块成块的黄金,还有很多文物都使用了大量的黄金装饰。
杨 彪:是的,黄金的延展性还不止这点用途。我们今天的电子产品想要变轻、变小,那么电子线路就要做得精密,如果用铜、铝等金属材料制作导线,根本拉不到足够细,导线就断了,而金导线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再加上金还有极好的导电性和防腐蚀性,所以被制成芯片广泛应用于电子科技领域。同时黄金还有很高的反射率,被用作镀层应用于航空航天,大家看。
杨 彪:这是在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时穿的航天服,它面罩上的黄金镀层就可以反射宇宙中的强光和辐射来保护航天员,被称为“黄金圣衣”。
话题四:武警黄金部队
张国立:不容易啊,杨老师,黄金原来比我们想象的还重要,怪不得当年咱们国家要专门成立一支部队来找黄金呢。
杨 彪:没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急需用黄金来购买工业设备、进行对外贸易。与此同时,大量相关的尖端技术、精密仪器都极大地依赖黄金。从某种意义上讲,黄金的稀缺将是制约我们国家军事、科技、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直至1975年,全国年均产金量也只有17吨。1975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在病榻前召见了王震副总理,委托他一定要把黄金的勘探开采抓起来。
张国立:我们知道1976年初周总理就病逝了,在总理最后的时光里还惦记着中国的黄金事业,那我们是怎么去完成总理的遗愿呢?
杨 彪:在1979年初,基建工程兵黄金部队就成立了。5年后,改制为我们的武警黄金部队。武警黄金部队从此迈向祖国的各个角落寻找黄金。
杨 彪:大家看,1986年原武警黄金第三支队穿过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前往一块鲜为人知的“生命禁区”——西口子,展开探金。那是一片原始森林,没有一条道路,进入这里唯一的办法就是河流解冻之前,从鄂尔古纳河的冰面上进去,在第二年河流冻住之后才能出来,在里面一待就是一年。西口子的雪非常厚,个子不高的战士淌着齐腰的雪,往深了一走就剩个脑袋。
孙耀威:天啊,真是太难以想象了,听您说完再看这些马蹄金、麟趾金真的是沉甸甸的,我们的国宝真的是来之不易。
杨 彪:是的,我的工作和前辈、和古人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我的前辈们真的是经历风霜酷暑,吃尽了各种苦。在新疆,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就是在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度的戈壁荒漠上探寻黄金,胶鞋底热得化掉和脚掌粘在一起,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功探明了20余吨的黄金储量。
张国立:太令人敬佩了,给前辈们鼓鼓掌,也给你们鼓鼓掌。怪不得中国当年建立了一支全世界独有的黄金部队,真的只有军人才能忍受这样的艰辛啊。你们真的是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大地,发现每一寸国土下埋藏的宝藏。
杨 彪:是的,我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
杨 彪:这是一张承载着中国金矿勘探历程的全国金矿分布图,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寻金地质工作者走过的每一步。最初,我们以一比一百万的比例尺在全国进行实地考察。随后,我们不断缩小范围,进行了一比二十万、 一比五万的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随着我们探索得越来越细,发现的金矿也越来越多。如今,中国的产金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我坚信,只要我们探金的脚步不停,就一定能为国家创造出金子般闪耀的未来。
张国立:谢谢!谢谢耀威的演绎,也谢谢杨老师的讲述。海昏侯马蹄金、麟趾金是历史送给我们的礼物,祥瑞辐辏,让我们看到两千年前那个大一统王朝的金光璀璨。黄金是宇宙送我们的礼物,它们跨越遥远的星程,散落在人间的磐石,等待着一代代人去寻找、发掘恒星永恒的闪耀,付诸人类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创造之力和上天入地、登极探海的求索之心。我想,这世间的千般艰辛,人生的万般不易,总是化作一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孙耀威:我是孙耀威!
杨 彪:我是杨彪!
两人齐:我们志愿守护海昏侯马蹄金、麟趾金,守护历史,守护国瑞金!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技术支持: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兴安南路24号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366100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