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作为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矿产资源安全成为我国总体国家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这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部署了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正式拉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帷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从一名一线地质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应以“解剖麻雀”的思想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什么是“解剖麻雀”
“解剖麻雀”是毛泽东同志对典型调查方法的形象比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调研工作方法,具体指的是通过典型剖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认识事物的规律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开展深入调研,要善于解剖麻雀,亲口嚼一嚼馍、尝一尝滋味,更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涉险滩、破难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做工作方案也要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解剖几只麻雀,可以从中得到对所有麻雀共同本质的认识。这一科学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符合人们科学归纳推理的思维规律,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怎样“解剖麻雀”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如何正确运用“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端正态度。近段时间,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各级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培训讲座,进行了大量的研讨交流,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现阶段实际投入野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年纪轻、经验少的客观事实。地质工作是一个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并存的特殊行业,理论与实践是并存的。因此,“解剖麻雀”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脚踏实地从观察野外现象做起,真正蹲下去,下一番苦功夫,通过“解剖麻雀”了解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提炼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地质找矿而言,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扎实野外功底、搞好调查研究、选择合适山地工程,才能实现找矿突破。
二是找准典型。“解剖麻雀”是从个别推整体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大量的一手材料中,筛选最具代表性的个体开展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掌握其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验证性研究,严防以个别代表整体的片面性错误。
如何运用“解剖麻雀”思想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作为一支有着40年历史的地质队伍,先后转制改革4次,每次都能靠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拼搏精神得以涅槃,靠着地质人员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刻苦钻研的工作精神得以重生。面对由砂金到岩金,由单一金矿勘查到多金属矿产勘查,由多金属矿产勘查到区域地质调查,我们探出了哈达门沟特大金矿,索伦山区矿调实现质的突破、雅干区域地质调查取得丰厚成果。面对不断的任务转换,取得丰硕成果的秘诀就在于“黄金人”不断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通过不断地“解剖麻雀”,实现对新任务的宏观认识,从而把握大势、取得实效。
为了能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有所作为,迫切需要对已有及前人的工作进行“解剖麻雀”式梳理总结,结合工作实际,部署开展相对应的工作,才能取得找矿进展。一是准备要充足,在全面梳理研究已有资料基础上,明确“在哪找矿”“找什么矿”的问题。深入研究不同成矿区带成矿地质背景,明确优势矿产,理清成矿规律,找准存在问题。本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家层面需求就是提高国内保障能力,主要针对国内战略性/关键性矿产开展工作。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就是要立足天山-北山成矿带、华北北缘成矿带、大兴安岭成矿带,聚焦富铁、金、铌钽、稀土、晶质石墨、萤石等战略性矿产。二是调查要夯实,要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必须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仅要调查国内矿业发展形势,还要研究国外矿业发展需求,只有厘清国内与国外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实现二者的互补。我们要全力走出去,向兄弟单位取经,与同行业交流,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了解不同层级需求,有针对性开展相应地质找矿勘探工作,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三是方法要实用,找矿勘探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工作,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方法的应用。为了更好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们不但要在工作中重视“老方法、老理论”的应用,还要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使用,实现找矿勘查又好又快。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技术支持: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兴安南路24号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366100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