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自找苦吃’的精气神。”作为一支刚刚经历军改转制的队伍,年轻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正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阶段、探索新发展经验,在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扬“自找苦吃”精气神,“苦学”理论、“苦练”本领、“苦干”实事,在苦味相伴中磨砺意志、增强本领、砥砺前行,克服了转制改革中面临的层层高压、逐步理清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阻碍、成功应对了任务繁重的诸多考验,队伍建设有了新气象。
在“自找苦吃”中坚定信念
信念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信仰信念,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面对新形势下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面对单位改革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作为军转队伍、作为一支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遵守,坚决贯彻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群策群力、攻坚克难,高标准把转制改革后续任务完成好,圆满实现中央改革决策意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作出应有贡献。
在“自找苦吃”中历练党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党性观念被老一辈共产党人铭刻在心,是因为他们大都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经历过战争实践和千锤百炼,对党性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刻骨铭心的,是根深蒂固的。延安时期,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周恩来睡在土坑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正是始终保持这种艰苦朴素的品质,我们党才能得民心、打胜仗。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虽然较过去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党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工作要向标准高的同志看齐,生活要向标准低的同志看齐,在不断地“自找苦吃”中历练党性,不攀比摆阔、不铺张浪费,唯此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自找苦吃”中勇于担当
勇于担当是党员应具备的品行,“自找苦吃”是党员应尽的义务。“自找苦吃”精神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艰苦奋斗精神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困境暗藏希望,艰苦激发力量,奋斗中饱含丰沛的勇气和拼搏。作为工作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我们更要牢固树立“自找苦吃”的思想,立足本职工作实际,在保护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宏伟蓝图中勇于担当;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发展方向,助力中心发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排头兵的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为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奋斗。
在“自找苦吃”中提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没有过硬本领,理想再高也只能是空想。受人员回流、任务拓展和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当前呼和浩特中心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不仅传统业务骨干不足、高端人才稀缺,其他各类业务骨干、包括领导管理骨干也普遍缺乏。这是从一个体系融入另一个体系的必然现实,也是推进转型发展应当下定决心尽快逾越的关键障碍。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意志,越是苦难的时刻越能体现担当,越是压力大、任务重,越需要发扬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越需要增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在这中心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牢固树立攻坚克难意识,紧紧把握部、局和指挥中心倾力支持我们能力建设的难得机遇,积极呼应广大干部职工渴望成长成才的热切期盼,以业务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教育培训为主要抓手,以项目任务为重点平台,巩固拓展现有基础,着力补齐工作短板,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加快推动呼和浩特中心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真正自立于部、局先进事业单位之林。
在“自找苦吃”中开拓创新
进入新时代,风险挑战愈加复杂,工作任务愈加繁重,相关要求也愈加严格,这是实现所有工作再上新台阶必然面对的现实,我们要知晓用创新力量推动发展的“活力迸发”道理,善于探索寻找事物的规律所在,创新方式方法将“苦”的周期缩短。面对新的赶考路上日趋复杂的环境、相互交织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战略引领作用,凝聚创新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适应新时代地质文化精神发扬光大的新要求,主动应对时代之变、书写发展之卷,融入实践大潮,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征程上,我们要勇于“啃硬骨”“挪山石”,将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凝聚起来,将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斗争本领用起来,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善于把握机遇、转危为机。我们要与时俱进,乘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势能”乘风破浪,推动中心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推动新的发展,矢志不渝走好全面发展之路。
作者:杨志刚(呼和浩特中心党委书记)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技术支持: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信息化室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兴安南路24号 邮编:010010 电话:0471-3366100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